
資料庫水晶
白水晶是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的晶石,從稀有性的角度來說,它一點都不罕有,所以整體來說,白水晶並不是一種高價的晶石。然而,在資深的水晶玩家眼中,白水晶的形態卻大有學問,依據其錐面的形狀及結構,以及晶體表面的刻痕,白水晶又可以細分為多個種類,各有名稱,而且在靈性世界裡各有不同意義及功效。 今次先介紹晶面帶有三角形刻痕的水晶,這類水晶,被稱為「資料庫水晶」(Record Keeper)。這種水晶的特徵,是在其中一個或多個晶面上,有一些三角形的刻痕,刻痕多為完美的等邊或等腰三角形,有時獨立出現,有時整個晶面都怖滿三角形或是互相堆疊。三角形分為凹與凸兩種形態,但無論哪一種,都非常淺層,不易被人發現,一定要在特定的燈光角度下,才有機會捕捉到它們的身影。資料庫水晶的三角刻痕幾乎只出現在白水晶之中,但這也非絕對,在其他靈性層次高的晶石,例如紫水晶中,也曾經發現過資料庫水晶。 顧名思義,資料庫水晶是儲存資料的載體,至於它裡面儲存了甚麼資料?研究水晶的靈性世界及傳說的人相信,資料庫水晶源自古亞特蘭提斯,在面臨大毀滅之際,亞特蘭提斯人將當時的智慧與知識載入水晶,藉以保存

馬達加斯加晶石
有些特別的晶石,只產於世界上某一個角落的某一個礦,因此份外難求,但除此以外,絕大部份晶石,其實都有廣泛分佈各地的礦藏。那麼,在不同地方出產的同一種晶石,其能量屬性及靈性功效都是一樣的嗎? 固然,同一種晶石,無論產自哪裡,基本構成都不會改變,所以,粉晶到哪裡都仍是粉晶,其「資料所載」的靈性功效,也就是粉晶的基本功效。單就晶石的功效而言,我們手頭上的那本晶石百科全書,總是放諸四海皆準的;然而,對於一些著眼於感受能量的人來說,故事就有點不一樣了。 產自不同國家、地區及礦脈的同一種晶石,其形成過程、經歷的地殼變遷、所受壓力、地質結構與各種元素比例都不盡相同,這都會造成晶石外貌、顏色、紋理及內含物方面的差異,加上晶礦所處地區的歷史及文明背景影響,晶石的能量屬性及感覺亦可能會有輕微分別,對能量敏感的人應該不難分辨出來。以上這些外在條件與環境的差異,就令巴西產的粉晶與馬達加斯加產的粉晶,在某些人眼中是如此的不一樣。 相傳馬達加斯加曾經是古文明雷慕利亞的一部份,比亞特蘭提斯文明更早出現於地球上,因此,不少人相信,馬達加斯加出產的晶石,可能蘊藏著當時的知識,能有助